糖尿病足大讲堂
糖足是什么病?
发表者:赵会 3893人已读
糖足是糖尿病足的简称,也叫糖尿病坏疽,是因为糖尿病引起的下肢血管病变,引发神经病变,引起的足部组织坏死,这是比较简单的讲法。
现在做详细的解释:一般糖尿病患者,一般体内会有多余的糖蛋白不能分解代谢,一部分进入到尿液排出体外,一部分进入到血液。血液因为这些东西的存在,就会增加血液粘稠度,血流速度比较慢,在身体的微循环会先出现堵塞,随着时间的增加,糖尿病患者,心脏也会因为负荷,出现一些心脏类疾病,导致血流更慢,再加上重力作用的影响,糖蛋白在下肢血管沉积较重,这些多重因素的影响,下肢动脉出现粥状样华闭塞或者血管壁下肢,动脉闭塞了,血液就供应不上了,就会形成缺血性坏死。另外一个长期的糖蛋白对神经有一些影响,形成下肢神经病变。
这些因素形成了干性坏疽(动脉完全闭塞)湿性坏疽(动静脉都有一定程度的闭塞,糖蛋白滋养细菌形成脓性坏疽)混合型坏疽。
糖尿病足的表现为感染、溃疡和坏疽。溃疡依据病因可分为神经性、缺血性和神经 - 缺血性溃疡;坏疽的性质可分为湿性坏疽、干性坏疽和混合性坏疽 3 种类型。治疗前对糖尿病足患者进行正确的分类和分级,有助于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和判断预后。
依据溃疡的病因进行分类
①神经性溃疡: 神经性溃疡患者通常有患足麻木、感觉异常、皮肤干燥,但皮温正常,足背动脉搏动良好。病情严重者可发展为神经性关节病(Charcot 关节病) ;
②神经 - 缺血性溃疡:同时具有周围神经病变和周围血管病变,糖尿病足患者以此类居多。患者除了有神经性溃疡症状外还有下肢发凉感、间歇性跛行、静息痛等,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足部皮温减低,在进行清创换药时创面渗血少;
③缺血性溃疡:此类患者无周围神经病变,以缺血性改变为主,较少见,需根据症状、体征及相关检查排除周围神经病变后方可诊断。
依据坏疽的性质分类
①湿性坏疽:糖尿病湿性坏疽发病人数较多,局部常有红、肿、热、痛、功能障碍等,严重者常伴有毒血症或败血症等临床表现。
②干性坏疽:局部组织坏疽,呈现干性,一般不伴有感染。
③混合性坏疽:混合性坏疽较干性坏疽稍多见,占糖尿病足坏疽的 15.2%,而病变经常合并感染。
本文是赵会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21-05-13 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