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
新发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特征和临床特点(初步总结)
发表者:张占卿 3478人已读
一、病例来源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2009年5月-6月收治的部分输入性新发甲型H1N1流感病人。
二、流行特点
(一)一般资料:M:F=10:15=1:0.67;年龄(岁):16-61,平均值=28.96,中位数=24。国籍:中国23例,加拿大1例,法国1例。
(二)受染地区:美国14例,加拿大6例,澳大利亚4例,菲律宾1例。
(三)传播过程:明确接触史者4例;不能确定为接触传播或飞沫传播。
三、临床特点
(一)潜伏期:明确接触史者4例: 接触到发病时间(天)分别为2,3,4,6。
(二)起病特点:发病到住院时间(天):1-4,平均值=1.88,中位数=2。
(三)临床表现:首发症状:发热18例,咽痛4例,流涕2例,咳嗽1例;分别占病例总数的72.00%,16.00%, 8.00%,4.00%;最高体温:<38℃者10例(40.00%);38-38.9℃者12例(48.00%);≥39.0℃者3例(12.00%);常见症状:发热25例,占全部患者的100%;咳嗽23例,占全部患者的92.00%;患者描述的其他症状依次为咽痛、咯痰、鼻塞、流涕、肌痛等;主要体征:咽充血23例,占全部患者的92.00%,扁桃体肿大9例,占全部患者的37.50%,没有患者肺部听诊有异常;肺炎型患者比例:1/25=4.00%。
三、实验室特点
(一)中性粒细胞计数(×109/L):平均值=4.96,中位数=4.50;淋巴细胞计数(×109/L):平均值=1.28,中位数=1.24。
(二)咽拭子病毒转阴时间(天):共有13例患者转阴;转阴时间(天):平均值=4.0,中位数=4。
四、结论
(一)不同性别和各年龄段均可感染和发病;
(二)接触传播为主,飞沫传播为辅,提示新发甲型H1N1流感病毒有很强的感染力和传染性;
(三)患者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包括热带国家,说明甲型H1N1流感病毒有较强的环境抗力;
(四)发病到住院时间中位数=2天,说明起病急,疾病发展迅速;
(五)首发症状主要是发热;发热程度:大多数为中低热;
(六)主要症状为发热和咳嗽,其他症状如咽痛、咯痰、鼻塞、流涕、肌痛各占一定比例;主要体征为咽充血,少数有扁桃体肿大;少数患者可出现病毒性肺炎。提示新发甲型H1N1流感疾病严重程度不同于典型流感,也不同于典型感冒,而是介于典型流感和典型感冒之间;
(七)没有显著的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计数上升或下降;在奥司他韦治疗的前提下,病人病毒转阴时间1-6天,中位时间4天;推测自然转阴的中位时间为5天;
(八)在奥司他韦治疗的前提下,病人康复时间为3-9天,推测自然康复的中位时间为7天。
作者建议:要充分理解新发甲型H1N1流感的特点,希望能同时阅读本站的其他相关文章。
本文是张占卿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09-06-19 22:53
绝对新鲜出炉哦,张主任今天下午刚出隔离病房,晚上就挂出了文章,真是勤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