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您读懂甲状腺超声报告中的TI-RADS分类体检发现甲状腺结节,B超报告上写着TI-RADS分类:3类。这代表什么意思呢?是指结节为恶性的吗?随着人们对体检的重视,加上超声影像学的进步,越来越多的甲状腺结节被发现。患者在拿到甲状腺超声报告后,可以看到诊断意见里有一个TI-RADS分类,它透露出哪些信息?根据这个分类,下一步该怎么做?下面我们就教大家看懂这个超声分类以及应对方法。1、TI-RADS是什么?我们来认识中国版临床患者普遍都有胡小姐那样的疑问,TI-RADS是什么意思呢?其实,它是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ThyroidImaging,ReportingandDataSystem)的英文首字母缩写,是依靠甲状腺结节的一些超声特征,对其进行恶性风险度的分级,为临床后续的治疗提供依据的一个评估体系。TI-RADS系统目前国际上还没有完全统一,各国依据自身患者人群情况,有自己的版本,诸如美国、欧洲、韩国、中国等都有着不同的版本。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下我们中国自己的TI-RADS分类系统。2、一张表告诉您结节的恶性风险度中国版TI-RADS分类系统(C-TIRADS)里结节的典型良性特征主要是浓缩胶质回声(伴彗星尾伪像的点状强回声)。结节的可疑恶性特征则包括:①垂直位生长(纵横比>1);②微钙化;③极低回声;④单纯实性回声(特别是以低回声为主时);⑤边缘不规则或甲状腺外侵犯。以上每个恶性特征计分1分,良性特征计分-1分,根据结节出现的不同特征的累计分值来判断TI-RADS的类别,一共分为6类结节,其中4类里又可以进一步细分为3个小类:4A、4B、4C,不同的类别代表着结节不同程度的恶性风险(见下表)。3、不同类别的TI-RADS应对方法不一样那么,看到自己超声报告里不同类别的TI-RADS,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做呢?TIRADS1类:甲状腺内没有结节也就不需要处理结节相关问题,每年定期体检就可以(需要说明的是,没有结节不等于没有甲状腺功能问题,如果血化验提示甲状腺功能有问题的,则按照功能异常进行处理)。TIRADS2类:肯定是良性的结节处理主要看结节的大小和位置,一般2cm以内的2类结节不需要任何处理,每年常规复查甲状腺超声就可以。如果是2cm以上的,或者有引起压迫症状或局部有鼓起一个小包影响美观的,基本上通过超声引导下的消融或硬化等微创治疗也就能解决问题。TIRADS3类:基本良性的结节处理方案基本同TIRADS2类,当然,如果是首次发现3类结节的,随访时间可以稍微缩短些,可以半年左右先复查一次,如果半年的复查没问题的话,接下来再每年常规复查就可以。TIRADS4类:可疑恶性的结节其中4A、4B、4C细分类的区别主要是在于恶性风险的几率。经常会有病人来问:“我上次是4A类,这次变成了4B类,是不是毛病有进展了,现在变成恶性了?”其实不是这么回事,不管是4A还是4B,都只是说明一个概率问题,因为超声没办法直接判断良性或恶性,所以只能通过一些超声的特征来说明恶性的风险会更高一些,但对于这个结节来说,其实要么是良性,要么是恶性,所以无论4A还是4B,都有可能是良性也有可能是恶性,只要结节的大小、数目没有变化,仅仅分类的变化,更多的原因是给您做检查的超声医生的判断不一样而已,并不能说明疾病已经进展了。所以大家不必太纠结4A、4B或4C,最主要是碰到4类结节该怎么处理。一般来说,4类结节首先需要做一个穿刺活检,特别是1cm以上的,如果靠近包膜区域的,则建议0.5cm以上的也最好能做个穿刺。当然,如果仅仅0.5cm以下的,即使是4类,也可以先不用穿刺,3-6个月复查就可以。TIRADS5类:基本恶性的结节尽管是基本恶性,但仍然有一定可能是良性的,其处理方案也是同TIRADS4类,一般都是先穿刺,根据穿刺结果再决定治疗方案。TIRADS6类:已经被穿刺明确是恶性的结节其处理方案是,如果1cm以上的恶性结节,首选外科手术治疗;如果是0.5-1cm之间的恶性结节,可以选择外科手术或超声引导下的微创消融治疗;如果是0.5cm以内的恶性结节,可以选择动态观察,也可以选择消融治疗或手术治疗。总体来说,即便是甲状腺恶性结节,绝大部分恶性度都非常低,属于全身各器官里恶性度最低的肿瘤,有“懒癌”之称,所以在发现甲状腺恶性结节后勿恐慌,遵医嘱进行规范的治疗,可以获得较好的预后。
体型消瘦的2型糖尿病友适合选择哪些降糖药物?????体型消瘦的2型糖尿病友的降糖药物如何选择?瘦子有瘦子的烦恼,甚至瘦子的药物选择更难。01、瘦一定比胖更健康吗????肥胖的危害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识,人们出于对“美”、对“健康”的追求强迫自己越来越瘦。但物极必反,体型消瘦往往意味着摄入的营养物质不足,或者体内的营养物质没有被很好地利用。糖友体型只有不胖、不瘦,刚好适中,才是最好的。有研究认为,体重过低与过早死亡的风险增加相关,此外,还可损害免疫功能、增加感染风险、增加骨质疏松和骨折风险、增加肌少症风险等。02、体重多少叫做瘦?????医学上,以体质指数(BMI)作为判断胖瘦的标准,通过体重(千克,kg)÷身高(米,m)的平方,可以得到BMI。根据我国体质指数评判标准,正常BMI为18.6~23.9kg/m2,如BMI≤18.5则定义体重过低。比如上文中的王奶奶,她的身高160cm,体重47kg,BMI=47÷1.6÷1.6=18.4kg/m2,属于体重过低。????也可通过理想体重(IBW)来衡量身体胖瘦程度。IBW可用以下公式粗略计算:男性IBW(kg)=[身高(cm)-100]×0.95,女性IBW(kg)=[身高(cm)-100]×0.9。一般认为IBW±10%范围内为正常,低于正常的10%~20%为消瘦,低于正常的20%以上为明显消瘦。比如上文中的王奶奶,她的身高160cm,IBW=(160-100)×0.9=54kg,实际体重47kg,低于IBW的13%,属于消瘦范畴。03、糖友们为什么会体型消瘦??高血糖控制不佳:糖尿病的典型症状“三多一少”中的“一少”指的就是体重减轻,即消瘦。因此,如糖尿病患者发现近期体重明显减轻,首先需加强血糖监测,排除血糖控制不佳的原因。热量摄入不足:过于严格的饮食控制,也会导致体重下降,并且常常合并低血糖和营养不良,这对身体的损伤丝毫不亚于高血糖。糖友们主食可以适当少吃,但不要一点都不吃,并强调摄入升糖指数低的碳水化合物;其它营养物质,如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也都要适量摄入。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建议糖尿病患者三大营养物质的比例为:碳水化合物50~65%、蛋白质15%~12%、脂肪20%~30%;不推荐糖尿病患者长期接受极低能量(<800千卡/天)的营养治疗。正在应用某些可减轻体重的降糖药物(详见2022-02-10科普:体型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适合选择哪些药物):如二甲双胍、α-糖苷酶抑制剂(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GLP-1受体激动剂(如利拉鲁肽、度拉糖肽)、SGLT-2抑制剂(如恩格列净、卡格列净、达格列净)。上述不少药物在心肾保护上有较好的表现,但对于基础体重本身偏轻的患者,应谨慎应用。如上述原因均能排除,建议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排除其他可导致体型消瘦的全身性疾病的影响,如消化不良、慢性腹泻、甲亢、肺结核、恶性肿瘤等。04、体型消瘦的糖友们适合选择哪些降糖药物?磺脲类????是使用最早、应用最广的口服降糖药物,通过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以降低血糖,代表药物有格列齐特缓释片、格列美脲、格列吡嗪控制片、格列本脲、格列喹酮。增加体重是该药的缺点之一,但对于体型消瘦的糖友而言,可反其道而行之,利用其增加体重的特点。需注意的是,使用该类药物发生低血糖风险较高,用药期间需规律进餐。格列奈类????也属于胰岛素促泌剂,代表药物有瑞格列奈、那格列奈等。相比于磺脲类,该类药物使用方式更方便灵活,餐时即服,增加体重、导致低血糖的风险也更小。噻唑烷二酮类????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噻唑烷二酮类降糖药物可有效改善胰岛素抵抗。代表性药物有罗格列酮、吡格列酮。该类药物也可引起体重增加,且单独使用不会引起低血糖。由于该药可导致水钠潴留、引起水肿,心功能不全患者应慎用或禁用。DPP-4抑制剂????DPP-4抑制剂是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的简称,通过抑制DPP-4、升高内源性GLP-1水平,进而增强胰岛素分泌、同时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调节血糖稳态。代表性药物有维格列汀、西格列汀、沙格列汀、利格列汀、阿格列汀。该类药物对体重没有明显的影响。由于DPP-4抑制剂通过葡萄糖依赖的方式刺激胰岛素分泌,当机体处于低血糖时不刺激胰岛素分泌,因此大大减少低血糖风险。而且该类药物每日给药1-2次,用药方便,服药时间不受进餐影响,整体安全性也较好,是体型消瘦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选择之一。胰岛素????众所周知,胰岛素是降低血糖的重要激素,但胰岛素的作用远不止降糖,它是全面促进机体合成代谢的唯一激素,可同时促进糖原、蛋白质和脂肪的合成,促进机体的生长。因此,体型消瘦的糖友可尝试应用合适剂量的胰岛素达到改善血糖、增加体重的双重目的。根据作用时间长短,胰岛素有不同制剂类型,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掌握不同制剂正确的注射时间、注射方式、注射剂量,以减少低血糖、皮肤脂肪萎缩、皮下硬结等不良反应。联合用药方案???上面介绍的5类药物均能有效改善高血糖,且有不同程度改善体型消瘦的作用。但从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角度,GLP-1受体激动剂(如利拉鲁肽、度拉糖肽)、SGLT-2抑制剂(如恩格列净、卡格列净、达格列净)是目前“心肾界”的明星药物,但二者均会引起体重显著降低。对于体型消瘦的糖友而言,既需要维持相对理想的体重、避免体重进一步下降,也需要减少远期心脏和肾脏并发症,因此可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不同种类药物的优化组合,以达到“鱼和熊掌兼得”的结果。?总之,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应遵循个体化原则,综合考虑体型、低血糖风险、并发症情况、肝肾功能、药物费用等多因素进行药物选择,维持体重在理想体重±10%范围内为最佳。不胖、不瘦,刚刚好,这才是糖友们最健康的选择。
哪些内分泌疾病引起水肿,女性需特别注意,要及时就诊!当人体细胞外液尤其是血管外组织间隙液体积聚时就形成水肿。因内分泌系统及代谢性疾病引起的水肿称为内分泌性水肿。许多的内分泌疾病都可以引起水肿,具体有哪些,我们来看看:1.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引起的水肿本症是指垂体前叶各种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综合征。当垂体前叶功能减退伴有促甲状腺激素(TSH)分泌不足时可出现继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导致黏液性水肿或凹陷性水肿,也可称之为垂体性粘液性水肿。垂体性粘液性水肿的病因主要为产后大出血引起的垂体缺血性梗死。如您觉得自己颜面部水肿,且既往有产后大出血病史,且有产后月经量减少甚至闭经、阴毛腋毛脱落、全身乏力,甚至出现频繁恶心、呕吐等不适,请立即至内分泌科就诊。2.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引起的水肿甲减时,由于黏多糖在皮肤内聚集及皮肤增厚造成皮肤黏液性水肿或非凹陷性水肿,常见于眼睑、颜面、四肢。甲减患者可出现舌和喉部软组织肥大导致声音改变,皮脂腺和汗腺分泌功能下降,皮肤和头发干燥、头发和指甲生长缓慢、嗜睡、感知能力下降、精神症状等,严重者可出现痴呆、昏迷。如果您出现以上面容及症状,请及时至内分泌科门诊就诊。3.皮质醇增多症引起的水肿因糖皮质激素分泌过多导致水钠潴留、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而导致的水肿。常见于下肢或颜面部轻度凹陷性水肿,也可表现为全身性水肿。周期性皮质醇增多症的病人,水肿也呈周期性变化。同时,皮质醇增多症的患者通常有着特殊的临床表现,如:满月脸、水牛背、向心性肥胖、皮肤菲薄、皮肤紫纹、痤疮和多毛等。如果您出现以上面容及症状,请及时至内分泌科门诊就诊。4.特发性水肿特发性水肿是临床上具有一定特征的原因不明的水肿,是一种水盐代谢综合征,多见于20岁~50岁女性,病因不明,多为凹陷性水肿,晨起时颜面明显,下午下肢水肿明显,水肿与体位有关,需除外器质性疾病,立-卧位水负荷实验具有诊断意义。特发性水肿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精神因素:精神创伤,并与环境改变有关。内分泌因素:性激素雌激素过多,泌乳素明显升高。5.经前期紧张综合征所致的水肿本征是指月经来潮前出现水肿、乳胀、头痛,乏力、烦躁,抑郁、神经过敏,以及水盐代谢紊乱为特征的综合征。月经来潮后症状自然消退。病因不明,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水盐潴留:雌/孕激素比例失调、醛固酮分泌增多、ADH分泌增多、PRL分泌增多。精神神经因素:精神过度紧张引起大脑皮质下神经功能紊乱,包括下丘脑对植物神经、垂体以及靶腺之间的调节失常有关。典型症状于月经来潮前7天~14天逐步加重。以月经前2天~3天为著,月经期过后水肿及其他症状随之明显缓解或消失。5.更年期综合征所致的水肿本征指妇女自然绝经前后或其他原因丧失卵巢功能后而出现的以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为主的综合征,部分病人伴有水肿。其水肿发生的机制可能与以下原因相关:甲状腺机能减退。皮肤营养障碍,尤其是内分泌障碍。水盐代谢紊乱。
总访问量 2,549,817次
在线服务患者 28,412位
近2年诊后好评 0个
直播义诊 0次
科普文章 684篇
年度好大夫 2位
领导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