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内容
-
《Gitelman综合征诊疗中国专家共识(2021版)》
《Gitelman综合征诊疗中国专家共识(2021版)》 临床诊断 1.对于青少年或成年发病,表现为代谢性碱中毒、血压正常的低钾血症、低镁血症或低钙尿症患者,应排查Gitelman综合征(3B); 2.氢氯噻嗪试验是辅助诊断Gitelman综合征的一种重要临床功能试验,有助于鉴别肾小管损伤部位,反映肾脏钠氯共转运蛋白(NCC)功能状态(3B); 3.建议临床诊断为Gitelman综合征的患者行基因检测确认,Gitelman综合征高频突变可能存在种族差异(3B); 4.最常用的基因检测方法为SLC12A3基因直接测序法, 二代测序技术、 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MLPA)也逐渐用于Gitelman综合征诊断(3B); 5.根据ACMG基因变异致病性解读指南对变异进行分类,必要时可开展体内或体外功能试验,为确定致病性提供证据 (3B)。 Gitelman综合征具体诊疗流程图见图1。 图1 Gitelman综合征诊疗流程图 图注:RTA,肾小管酸中毒;RAS,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COX,环氧化酶;ACEI/ARB,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 临床分级与分型 1.Gitelman综合征临床表现多样,临床症状严重程度与低钾、低镁血症程度相关,但个体间存在差异(3B); 2.部分Gitelman综合征患者血镁正常,正常血镁较低血镁患者临床表现轻,可将血镁作为临床分型的依据之一(3B); 3.Gitelman综合征患者的尿前列腺素E2(PGE2) 代谢产物水平可升高,且与临床表现严重程度相关,可将其作为临床分型指导治疗的依据之一(3B)。 Gitelman综合征患者低钾血症、低镁血症严重程度分级可见表2,而临床表现分级可见表3。 表2 Gitelman综合征钾、镁分级建议 表3 Gitelman综合征临床表现分级建议 治疗策略 1.Gitelman综合征患者可通过饮食和药物补充钾和镁。补钾建议采用氯化钾,补镁建议采用有机酸盐制剂;严重低钾血症或低镁血症者可予静脉补充(3B); 2.当Gitelman综合征患者存在顽固性电解质紊乱及相关临床症状,或依赖大剂量和/或静脉补钾补镁治疗,或补钾补镁不耐受时,推荐联合使用保钾利尿剂(如螺内酯、 依普利酮和阿米洛利)、 COX抑制剂(如吲哚美辛)(证据等级:1b;推荐强度:A), 也可联合使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 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类药物,但需监测血压(3B)。 慢性并发症及合并症管理 1.糖代谢异常 ①Gitelman综合征患者可出现糖代谢异常,包括空腹血糖受损、糖耐量减低和2型糖尿病,应定期监测葡萄糖耐量和血糖水平(3B); ②补钾补镁及螺内酯治疗可改善Gitelman综合征患者的糖代谢异常(3B)。 2.骨关节改变 ①儿童起病的Gitelman综合征患者可出现身材矮小,补钾补镁治疗可改善部分患者的身高增长速度;如常规治疗后患者身高增长不理想, 可行生长激素刺激试验,对于生长激素缺乏者可予生长激素治疗(3B); ②补镁治疗可预防或减少焦磷酸钙沉积病;发作性关节肿痛急性期可予非甾体抗炎药或小剂量秋水仙碱对症治疗(3B)。 特殊情况管理 1.合并妊娠 ①妊娠可加重低钾、低镁血症,特别是妊娠早期,应严格监测血电解质水平,并增加钾和镁的补充;分娩后血钾、血镁水平可改善(3B); ②可根据患者情况采用剖宫产或阴道分娩,围产期应多学科协作,进行密切监测(3B)。 2.围术期管理 ①因Gitelman综合征患者存在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以及QT间期延长甚至恶性心律失常的风险,围术期应充分评估,强调多学科协作,制订个体化管理方案(3B)。
任卫东医生的科普号2021年12月24日392
0
0
-
低血钾会有哪些临床表现?
1、出现心慌、心悸、心律失常等情况,严重时会出现室性心动过速和室颤,甚至可能因为心室扑动、心室颤动、心脏骤停或休克而死。 2、骨骼肌异常。低钾血症会影响到骨骼肌,出现呼吸肌麻痹的情况,导致呼吸困难。 3、平滑肌受影响。平滑肌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临床上比较常见的麻痹性肠梗阻,以及尿潴留。 4、对泌尿系统有伤害。长期低钾血症会引起尿液浓缩功能下降,导致失钾性肾病。 5、影响内分泌。会影响醛固酮系统,导致醛固酮分泌减少。醛固酮是一种增进肾脏对于离子及水分子再吸收作用的类固醇类激素,主要作用于肾脏,进行钠离子及水分子的再吸收。 6、神经系统异常。神经系统表现最常见的是:出现反应迟钝、精神萎靡等症状。
贾钰华医生的科普号2021年11月28日700
0
33
-
低钾血症治疗中的细节分析:细节决定成败
低钾血症治疗中的细节分析:细节决定成败 吴小庆 临床上往往有许多医疗细节,许多人并不在意,但这些细节却往往是决定治疗是否成功的关键。下面就拿低血钾来分析:低血钾是临床上常见的急诊,不仅仅是内科,所有的科室,所有的医生在接诊患者的过程中,都有可能遇到低钾血症的患者,严重者需立即抢救,现在就常见的抢救低血钾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细节分析如下: 1、10%氯化钾30ml,分次口服: 这是在临床上很常见的一个医嘱,但同时也是一个非常不精确的医嘱。按医嘱患者拿到这一小瓶氯化钾后,往往不知道该怎么服用,一次服多少,分几次服用,每次间隔多少时间,每次服多少毫升。第二天查房时往往看到这瓶药水仍在患者的床头柜上,喝掉一点或更本没有喝。这与医生的治疗目的差了许多。所以医生在临床上要尽量避免开这种不确定的医嘱,开明确清楚的医嘱,因此这个医嘱应该这样开:10%氯化钾溶液10ml,q3h或tid;或10%氯化钾溶液30ml,顿服。这样的明确医嘱。 2、补液结束后复查血钾! 低钾血症需立即纠正,不然有生命危险,补钾又以静脉补钾为主,但高浓度的静脉补充血钾,又容易引起高血钾,同样危及生命。所以在治疗过程中要监测血钾。以往常常有这样一个医嘱:“补液结束后复测血钾”。 这是因为担心静脉补钾时会干扰血钾的浓度,测定不出正确的血钾值。但没有考虑到静脉补钾需要的时间,有时补500-1000ml含钾溶液需5-8个小时,甚至出现下班前开的测血钾医嘱,待第二天早晨上班时发现仍未执行的极端现象,因患者的补液仍未结束。而在这段时间内患者的血钾变化就无法掌握,医生无法及时掌握病情的变化,往往留有安全隐患。 所以合适的医嘱应该是:定期测定患者的实时血钾,2-3小时一次,根据患者实时的血钾水平,及时调整补钾方案,真正做到:低血钾不过夜。同时也要在补钾治疗低血钾的同时,防止出现高钾血症。 3、治疗低血钾时仍没有停用排钾利尿剂! 临床上造成低钾血症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医源性的低钾血症。临床应用排钾利尿剂易造成的低血钾。治疗这类低血钾时应及时停掉这类药物,临床没有直接停掉这类药物的原因是,往往是这类药的不明显存在。如存在于复合制剂中的氢氯噻嗪、吲达帕胺等。具体药物有:珍菊降压片、海捷亚、复代文、复奥坦、安博诺、美嘉素、百普乐等。 4、应用氯化钾缓释片治疗急性低血钾! 氯化钾缓释片可缓慢平稳地提供氯化钾,补充血钾,治疗低血钾。但因为其缓释剂型吸收较慢,所以不能用于治疗急性低血钾,只用于血钾的维持。治疗急性低血钾最好使用氯化钾口服溶液,或静脉补钾。口服氯化钾溶液吸收很好,可以用来治疗急性低血钾,但比较难喝,可加入橙汁或饮料中一起喝下。注意:大量口服氯化钾溶液也可以引起高钾血症! 5、在低血钾时仍在补充葡萄糖溶液,有时甚至合用胰岛素! 在葡萄糖合成糖原进入储存之时需钾离子的参与,可将使部分钾离子从细胞外转移到细胞内,影响血浆血钾的浓度。特别是在与胰岛素合用时,影响更大。在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时产生的低血钾,更应小心。 6、血钾久补不上! 有些低钾血症患者,特别是老年人,虽经大量的补钾,但血钾久补不上,给临床医生造成很大的困惑。 此时要定下心来,仔细分析患者低血钾的原因。往往是低钾原因没有找到,病因没有去除,所以治疗效果不好。低血钾的常见原因有:甲状腺功能亢进、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肾小管性酸中毒(需重视)、家族性周期性麻痹等。但大部分的原因还是钾的排出与摄入的平衡被破坏,只要仔细分析一下就能知道的。如伴有水肿与低钠血症的低钾血症,往往与血液稀释与临床应用利尿剂有关,这时可加利水剂治疗。 7、单纯补钾效果不好! 钾离子为阳离子,低血钾时有时补钾效果不好的话,可适当补充一点镁离子(可以用硫酸镁溶液),有时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8、静脉补钾! 氯化钾可以静脉滴注,但不能静脉注射。但目前有许多医院在特定的情况下,采用静脉微泵控量控速使用,取得良好效果。 治疗低血钾,细节决定成败,只要掌握好血钾监测这一点,一切就迎刃而解了。
吴小庆医生的科普号2021年08月26日1120
0
1
-
乏力、软瘫,您是否想到还有低钾血症这种病?
乏力、软瘫,您是否想到还有低钾血症这种病?钾离子平衡对机体非常重要 钾离子是维持细胞正常生理活动,调节渗透压及维持机体酸碱平衡的主要阳离子之一,对于维持神经、肌肉细胞的兴奋性至关重要。正常饮食可满足日常钾需求,随饮食摄入的钾被肠道吸收,体内的钾98%分布在细胞内,2%分布在细胞外。钾主要经肾脏随尿液排出体外,消化道及汗液亦可排出少量的钾。正常情况下,机体对钾的摄入和排出达到平衡状态,血中钾的浓度稳定。什么是低钾血症? 正常情况下,体内血清钾离子浓度保持在3.5~5.5mmol/L。当各种原因,如摄入减少、钾在细胞内外分布异常或排出增多导致血清钾离子浓度低于3.5mmol/L时,我们称之为低钾血症。当血清钾离子浓度在3.0~3.5mmol/L之间时,为轻度低钾血症,当血清钾离子浓度在2.5~3.0mmol/L之间时,为中度低钾血症,当血清钾离子浓度小于2.5mmol/L时,为重度低钾血症。如何识别低钾血症? 低钾血症患者的临床表现的严重程度与血清钾降低的程度及速度有关。轻度低钾血症时患者多无不适症状;长期低钾血症,即使程度为中度甚至重度的患者中有部分亦可因机体耐受而无明显症状。 短时间内血钾明显下降或中重度低钾血症会引起患者出现典型的临床表现:乏力是最常见的症状,多从下肢开始,逐步进展至躯干及上肢,严重者可出现暂时性瘫痪或因呼吸肌受累导致呼吸衰竭而危及生命。除乏力、软瘫外,患者还可出现肌肉痛性痉挛,横纹肌溶解(表现为肌痛、茶色尿)等。当累及消化道时,肠道蠕动减慢或消失可引起恶心、呕吐、厌食、腹胀,严重者引起肠梗阻。严重低钾血症患者可出现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表现为心悸、头晕、晕厥等,严重者可出现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等恶性心律失常而危及生命。长期低钾血症可导致肾脏浓缩功能障碍、低钾性肾病等,表现为多尿、烦渴、夜尿增多等。 因此,出现乏力、软瘫等上述症状时需要到医院检测血钾,以明确是否存在低钾血症。导致低血钾的原因有哪些?1)进食少导致摄入减少 进食减少,含钾食物减少,导致血钾降低2)钾离子在体内的分布异常 细胞外钾离子暂时进入细胞内,发病时存在低钾血症,发病间期血钾正常,多见于低钾型周期性麻痹等3)排出增多 包括经肾脏、消化道、汗液丢失。长期大量呕吐、腹泻、胃肠道引流及大量出汗等可引起低钾血症。经肾脏丢失是低钾血症最常见的病因。正常情况下,体内缺钾后肾脏会通过减少尿钾排泄以提高血钾浓度;而由于肾排钾增加导致低钾血症时,尿中钾离子排出不会相应减少。当血钾<3.5mmol/L时, 24小时尿钾>25mmol,或当血钾<3.0mmol/L时,24小时尿钾>20mmol时判断为经肾脏丢钾导致低钾血症。经肾脏丢钾的原因很多,常见于使用排钾利尿剂(呋塞米、氢氯噻嗪、吲达帕胺等)和甘草制剂,食用棉籽油等。疾病导致的低钾血症1)低钾血症伴正常血压:肾小管酸中毒、Bartter综合征、Gitelman综合征等2)低钾血症伴高血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肾动脉狭窄等。发现低钾血症后怎么办? 化验检查发现血钾低的患者应到内分泌科门诊就诊,通过检查明确引起低钾血症的病因,并给予相应处理。如果为中重度的低钾血症或伴症状,应该立即到医院急诊就诊进行紧急诊治。就诊时注意向医生提供目前使用的药物和饮食情况。怎么治疗低钾血症?对症补钾治疗 1)对于轻、中度低钾血症,可给予口服药物补钾,常见的补钾药物包括氯化钾缓释片、枸橼酸钾颗粒/口服液等。由于口服补钾有胃肠道刺激,可饭后服用以减少刺激。对于中重度低钾血症或症状明显的低钾血症患者,可经静脉补钾尽快纠正低钾血症,此外,还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以免出现恶性心律失常、呼吸肌受累而危及生命。对因治疗 2)一旦明确为低钾血症,应尽快明确导致低钾血症的基础疾病后进行对因治疗,以免延误病情的诊治。部分低钾血症可通过根治原发病而得到治愈,如部分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肾动脉狭窄等。部分低钾血症虽不能得到根治,但亦有针对性药物控制血钾,如部分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Liddle综合征、肾小管酸中毒等。总结: 低钾血症往往是其他疾病引起的临床表现之一,当存在低钾血症时,建议到内分泌科进一步就诊,寻找低钾血症背后的元凶。部分低钾血症可通过根治原发病痊愈;对于无法根治的原发病,通过治疗原发病及补钾,低钾血症可得到完全或部分纠正,预后良好。
任卫东医生的科普号2021年07月09日1193
1
4
-
低钾血症的症状有哪些?
钾离子是人体一种很重要的物质,是维持细胞的新陈代谢、调节渗透压与酸碱平衡、保持神经肌肉应激性和心肌正常功能的物质。 这么说吧,ICU那么多病人,几乎每一个病人每一天都要监测血钾离子,看看是高了还是低了,酌情再调整,因为高钾血症或者是低钾血症都是我们不想看到的。 如果食物中钾离子摄入不足,或者是胃液、肠液、肾脏丢失过多等等,都会导致低钾血症。正因为血钾离子有这么重要的功能,所以发生低钾血症时人体会有功能障碍。 根据低钾血症的程度不同,临床表现也会不大一样。 骨骼肌无力 我们上面说了,血钾离子是维持肌肉功能的重要成分,如果低钾血症发生了,那么肌肉功能会障碍,表现为肌肉无力,乏力、软弱、肢体瘫痪等等,严重的患者会有膈肌、呼吸肌无力、呼吸困难、吞咽困难等等。还会有肢体的麻木、疼痛等感觉障碍。 消化系统表现 低钾血症会有胃肠道功能紊乱,表现为恶心、呕吐、厌食、腹胀、便秘、肠蠕动减弱或者消失、肠麻痹等等,这些症状不特异,很多疾病都会有这些表现。
赵明光医生的科普号2021年03月30日1419
0
1
-
低血钾的治疗(怎样补钾?)
1. 补钾量 根据血钾水平,大致估计补钾量如下: ① 轻度缺钾:补充氯化钾 100 mmol(相当于氯化钾 7.5 g); ② 中度缺钾:补充氯化钾 300 mmol(相当于氯化钾 22.5 g); ③ 重度缺钾:补充氯化钾 500 mmol(相当于氯化钾 37.5 g); 可分 3~4 天补完,但一般每日补氯化钾以不超过 200 mmol(15 g 氯化钾)为宜。 此外,针对无法正常进食的患者,需注意在上述基础上添加每日生理需要量,约 6 g 氯化钾/日。 2. 补钾种类 A. 食物补钾:多食用含钾高的食物。肉、青菜、水果、豆类含钾较高,100 g 约含钾 0.2~0.4 g,而米、面约含钾 0.09~0.14 g,蛋约含钾 0.06~0.09 g。 B. 药物补钾: ① 氯化钾:含钾 13~14 mmol/g,最常用; ② 枸橼酸钾:含钾约 9 mmol/g; ③ 醋酸钾:含钾约 10 mmol/g,枸橼酸钾和醋酸钾适用于伴高氯血症者(如肾小管性酸中毒)的治疗; ④ 谷氨酸钾:含钾约 4.5 mmol/g,适用于肝衰竭伴低钾血症者; ⑤ L-门冬氨酸钾镁溶液:含钾 3.0 mmol/10 mL,镁 3.5 mmol/10 mL,门冬氨酸和镁有助于钾进入细胞内; ⑥ 磷酸钾口服液,含钾 14.25 mmol/75 mL,治疗磷缺乏伴低钾患者(Fanconi 综合征)。 3. 补钾方式 A. 口服补钾 因为钾在消化道中 90% 可被吸收,所以口服补钾是最直接、最安全且简单易行的补钾方式。 轻度低钾通常推荐口服补钾;中度低钾可采用口服联合静脉补钾。 为减少胃肠道刺激及维持血药浓度平稳,可选择氯化钾缓释片;如果需要使用 10% 氯化钾注射液可配以牛奶、果汁,温水稀释后口服。 B. 静脉补钾 中重度低钾应给予静脉补钾: ① 速度:一般静脉补钾的速度以每小时 20~40 mmol 为宜。常规不能超过 50~60 mmol/h。 ② 浓度:15 mL 10% 氯化钾注射液(15% 10 mL)+ GS/NS 500 mL 静脉滴注,浓度不超过 0.3%;当病情严重,又需限制补液,可提高浓度达 60 mmol/L,此时需选择应用微量泵由中心静脉输注。 先用 NS,因为葡萄糖溶液可刺激胰岛素释放,急性加重低血钾;如血钾已基本正常,则用 GS,这可有助于预防高钾血症。 当血钾补至 3.0 mmol/L 以上时,速度要减慢,至血钾升到正常水平后,停止静脉补钾,继以口服补钾 3 d。 静脉补钾时应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心电监护,每 2~4 小时复查血钾。 C. 超声雾化吸入补钾 由于肺血流量和毛细血管丰富,为药物的快速吸收提供了良好的生理条件。 超声雾化吸入氯化钾可能为那些口服及静脉补钾受限制(如婴幼儿、心力衰竭、肺水肿、过度肥胖等)的患者提供新的补钾途径,临床上,可用生理盐水 20 mL + 10% 氯化钾 20 mL 雾化吸入。 D. 保留灌肠补钾 结肠黏膜上皮细胞有分泌和重吸收钾的功能,保留灌肠补钾可避免胃肠道刺激反应,且不受浓度和速度的限制。 方法可将 20 mL 15% 氯化钾加入 30 mL 0.9% 盐水中,加热至 37 ℃,保留灌肠,2 h 后排便,每日 2 次,通常连用 3~7 d。 4. 注意事项 ① 血钾进入细胞内比较缓慢,过快、过量补钾,可使细胞外钾浓度突然增高,发生医源性高钾血症,引起心肌传导阻滞或停搏。 有时需补钾 4~6 天后细胞内外的钾才能达到平衡,严重病例耗时更长。因此,治疗需要耐性,不可太着急或中途停止。 ② 补钾同时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强调个体化治疗。 ③ 见尿补钾:每日尿量在 700 mL 以上或每小时 30 mL 以上补钾较为安全。 ④ 补钾同时,应注意血 pH 值、二氧化碳含量、血清镁、血清钙含量等监测,纠正其他酸碱及电解质紊乱。 对于难治性低钾血症,补钾同时需注意补镁。补钾后可加重原有的低钙血症而出现手足搐搦,应及时补给钙剂。
孙普增医生:《胃病》专号2021年03月12日3845
0
0
-
血钾水平和心律失常的相关性
钾是人体内一个非常重要的微量元素,对于人体内环境的维持至关重要。血钾正常值范围一般是3.5-5.5mmol/L,血钾过高或者过低都会带来心律失常,一般心律失常患者,建议血钾维持于4.0-4.5mmol/L为宜。血钾降低会带来什么心律失常?当血钾降低,会引起心肌细胞内的血钾浓度降低,心肌兴奋性增加,易于产生心律失常,一般表现为早搏(房性早搏,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等,通过补钾治疗后,血钾恢复到正常水平,可能减少心律失常的发作。低钾血症时,患者会表现出现四肢乏力,恶心,往往和钾摄入不足有关系。由于钾的摄入主要依靠消化系统,因此多可首选口服补钾治疗,包括富含钾的食物包括香菇,橙汁、香蕉等。必要时可以口服钾剂补钾治疗。若口服补钾困难,可以静脉补钾治疗。血钾增高引起的心律失常是什么?血钾增高时,可能导致心肌细胞内血钾浓度增高,心肌兴奋性降低,对心肌产生抑制作用,也会产生心律失常,多表现为心跳减慢,严重者可出现心脏停博,甚至危及生命。患者可出现四肢乏力,皮肤苍白发冷等表现,甚至有些患者出现四肢麻痹,心脏骤停,一旦出现高钾血症,需要立刻停用补钾药物和食物,立刻急诊就诊,采取静脉输液等急救措施纠正高钾血症。血钾对于生命体征和心脏功能的维持至关重要,建议对于补钾的患者需要定期监测血钾,进行合理的调节。保持生命的健康。
郑黎晖医生的科普号2021年03月07日2379
0
2
-
老人呕吐千万要当回事
王燕医生的科普号2021年03月01日654
0
4
-
醋对身体好?这五类人还是别吃了!
西苑医院生发酊断货! 除了加在日常饭菜中调味,近几年来醋好像还多了很多“神奇”的功效:很多商家都开始宣传食用醋的好处,各种水果醋也层出不穷,醋泡花生、醋泡香蕉、醋泡洋葱等等醋的衍生品,也流行了起来。 但是,不是所有人都能吃醋的。醋吃不对,还可能引起其它的健康问题。 今天,跟大家讲讲怎么正确“吃醋”。 这些人到底能不能吃醋? 网上流传着七种人不能吃醋的新闻,可是仔细看来,却又不是没有道理。我们也趁此机会补充梳理一下哪些人就不要吃醋了: 1.有吞咽困难和胃肠道症状的人 食醋呈酸性,对咽喉部有不可避免的损伤。因此这些人吃醋,有可能会加重吞咽困难的症状。同理,醋可能也会加重消化性溃疡患者的腹痛症状。 2. 低钾血症的患者 虽然发生几率比较低,但是长期大量的食醋是可以引起低钾血症的,而低钾又会发生各种不良的后果。 所以,这类人就断了吃醋的想法吧。 3. 牙齿敏感或有口腔问题的人 醋里的醋酸有腐蚀性,会对牙齿和口腔黏膜造成损伤。 不过也有一个办法就是:用吸管。通过吸管来喝,可以减少醋酸与口腔和牙齿的接触,也能避免一定的损伤。此外,还可以混合果汁或水将醋酸稀释。 4. 正在服药的人 食醋与药物的相互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容易引起低钾血症,所以服用地高辛(强心药)、利尿剂这一类人群一定要注意不要吃醋了; 醋酸可以改变局部的酸碱度,可能会影响某些药物的性状和吸收,如果有药物需要服用,一定不要和醋酸同时吃,最好能间隔半小时以上; 应用胰岛素等药物治疗糖尿病患者,食用醋有可能导致危险低血糖的发生,应该避免食醋。 5. 对醋过敏的人 对醋过敏,就像对鱼虾、芒果过敏一样,是没有办法改变的,所以这种人只能尽量不要吃醋来避免不良反应。 怎么吃醋才正确? 1. 不要吃太多 有病例报道的低钾、骨质疏松或咽喉烧灼的几例患者都是因为长期喝大量的醋引起的。 正确的方法是不要一次喝太多,每天喝30ml应该是上限了。 2. 及时漱口或刷牙 无论是普通的食用醋还是苹果醋,里面的醋酸使得他们都有腐蚀性,容易对口腔和牙齿造成损伤。 上面也提到了,使用吸管,或者采用别的饮料来稀释醋可以减小伤害。此外,在吃醋后及时漱口和刷牙可以降低其对口腔黏膜和牙齿带来的损伤。 3. 不要空腹吃醋 醋酸本身是酸性物质,空腹吃醋容易加重烧心、腹痛的症状。 不管广告怎么宣传,目前关于醋酸对身体健康作用的研究还是比较初步的。也就是说,醋身体是不是有益,有多大益处,仍然存在争议。 虽然绝大部分的研究都显示食醋是安全的,但是也有案例报道了一些长期吃醋的不良后果。 所以,无论商家们如何的鼓吹醋类产品的功效,目前看来还是缺乏足够的证据。但只要不是不能吃醋的人,吃的时候再稍微注意一下,吃了也不会有害。 不要把醋看的太重,把它当作一种零食,调味品,应该是最好的做法。 一句话总结:健康人可以少量的喝醋,而患病需要服用药物的人还是把醋忌了吧。
李云峰医生的科普号2021年02月26日5627
0
0
-
低钾血症,临床有哪些补钾方式?
钾作为机体最重要的无机阳离子之一,具有调节细胞内酶的活性以及神经、肌肉组织等的兴奋性等多种生物活性。当血清钾≤3.5mmol/L时机体神经肌肉应激性降低,心肌兴奋性增高,严重的低钾血症还可引起致命心律失常。 低钾血症属于临床急症,维持血清钾值在正常范围已为临床医师所共识,目前临床常用补钾途径主要有口服、静脉、直肠等途径补钾。雾化吸入补钾也越来越多的运用到临床中。下面就细数一下临床中常用的补钾途径。 口服补钾 (1)口服补钾,使用方便、安全,尤其是慢性低钾血症的患者。目前口服补钾常和其他途径补钾联合应用,临床对口服补钾的研究常用于一些遗传性肌肉麻痹性疾病等慢性病的治疗。 (2)临床应用中,口服补钾易刺激消化道,引起呕吐和腹泻等症状,甚至反而加重钾的丢失,应合理应用。 ① 枸椽酸钾或磷酸钾对胃肠刺激较小适用于口服补钾,枸椽酸根为体碱贮备的前身,低血钾常伴有碱中毒,故应慎用,否则易加重碱中毒。 ② 缺钾同时伴有缺磷者,宜选用磷酸钾。 (3)口服补钾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部分患者由于氯化钾对胃肠道的刺激等原因拒绝接受,同时全麻手术后低钾患者胃肠功能未恢复时,口服补钾其消化道吸收效果具有较大的个体差异,因此,口服补钾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静脉补钾 (1)静脉补钾在不能口服或缺钾严重的病人中使用。静脉补钾优点是能迅速提高血钾水平,防止低钾对心肌应激性及血管张力的影响。 (2)静脉补钾需同时输入一定量的液体,可能会因此增加心脏负荷,甚至导致心力衰竭,还可能导致静脉炎及疼痛的发生。所以,静脉补钾前需了解肾功能,尿量必须在30~40 ml/L以上或每日尿量大于500 ml。 (3)补钾的剂量不宜过多。① 参考血清钾水平,每天补钾40~80 mmol不等,即氯化钾3~6 g;② 钾的浓度不宜过高,一般不超过40 mmol/L,即1000 ml液体中氯化钾含量不超过3 g;③ 绝对禁止高浓度含钾液体直接静脉注射,以免导致心跳骤停。 (4)静脉补钾的速度不宜过快,一般速度限制在0.75~1.5 g/h,否则补钾速度过快可致血钾短时间内增高,引起致命后果。少数缺钾者大剂量钾静脉注射时,需进行床边心电监护,如心电图出血高钾血症变化时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 (5)宜选择较粗的大血管,不宜在同一静脉反复穿刺,由于钾盐刺激性较强,易使较小的浅表静脉血管平滑肌痉挛。目前,微量泵的临床应用解决了这一问题,经中心静脉微量泵钾治疗方式可维持稳定的钾盐微量注入,避免患者暴露于高钾危险中。 肠道给药补钾 (1)肠道环境偏中性或弱碱性,有利于钾离子的吸收,但易引起患者便意,造成部分药物流失而不能完全吸收。因此,有些患者不愿意接受肠道途径给药。 (2)国内多项研究发现直肠给药补钾其效果与静脉补钾相同。血钾值上升平稳,氯化钾肛注不但解决了补钾困难的问题,且为临床低钾所致的肠麻痹患者补钾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3)直肠给药补钾常受体位、肠道功能、患者的耐受性等因素的影响,造成部分药物的流失,而降低补钾效果。直肠给药补钾作为补钾治疗的一个补充,与其它补钾方式同时使用,增加补钾效果及安全性。 雾化吸入补钾 雾化吸入给药即把药液变成细微的气雾,随患者的吸气而进入呼吸道,气雾直径5 ?m以下时,可被直接吸入终末细支气管和肺泡。肺的有效吸入面积可达65m2 以上,经气道给药,药液可以通过肺泡毛细血管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具有最短的吸收距离、最大的吸收面积等吸收特点,同时避免口服给药的肝脏首过效应。 有研究提示雾化吸入补钾治疗效果与静脉给药补钾有同样的治疗作用,为临床低钾患者补钾治疗提供新的思路与途径。
陈登念医生的科普号2021年01月16日2037
0
0
低钾血症相关科普号

心脏血压血脂讲谈一一李明洲医生的科普号
李明洲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心内科
4994粉丝3097.8万阅读

张临友医生的科普号
张临友 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胸外科
2193粉丝665.4万阅读

陈江斌医生的科普号
陈江斌 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美高梅赌城\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545粉丝7.3万阅读
-
推荐热度5.0商晓红 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 小儿内分泌科
遗传代谢病 28票
性早熟 13票
小儿糖尿病 11票
擅长:儿童矮小症、性早熟、糖尿病、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各类佝偻病等内分泌疾病;甲基丙二酸血症、戊二酸血症、枫糖尿病、异戊酸血症、线粒体病、高胰岛素血症、低血糖、低血钾等遗传代谢病的防治有研究。 -
推荐热度4.8许峥嵘 副主任医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内分泌科
糖尿病 218票
甲亢 98票
甲减 93票
擅长:生长发育、矮小、糖尿病、甲状腺、垂体、肾上腺、骨代谢等内分泌系统疾病。 -
推荐热度4.8黄书越 主治医师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美高梅app\儿童医院 内分泌科
小儿糖尿病 63票
矮小症 27票
性早熟 26票
擅长:小儿内分泌疾病如矮小,性早熟,小阴茎,幼稚性睾丸,糖尿病,低血糖,甲亢,甲状腺功能减退,尿崩症,肥胖等。 小儿普通内科疾病,如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疾病,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常见疾病(可线上开处肤乐霜,硅霜,小儿复方钙颗粒,杏贝止咳,鼻炎清等儿研所自制药剂及益生菌等其他常用药剂)。